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作者:唐鑫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清末 明治维新 法律移植 法制现代化 
描述:中日近代法律移植比较研究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研究
作者:姚从光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档案思想 总理衙门 新载体档案 
描述:动的开展对腐朽的清政府及其封建统治制度形成很大冲击,使国家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当时的档案机构以及档案工作。洋务运动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及档案意识,他们或参与档案工作的改革,或重视并培养档案专业人才,或利用档案保家卫国等,总之,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档案思想及为档案工作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重视。本文采用原始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生平及留存的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他们的档案思想,包括他们档案思想的形成,对档案进行搜集、保管、利用的意识,档案保密意识,重视档案工作,重视档案人才等。并在此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重视档案的共同因素,通过这几个人物的对比找出他们拥有档案思想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以期探索他们对当时尚处于萌芽时期的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央主要是恭亲王奕诉,在地方上主要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是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对整个洋务运动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自幼大多渴望功名(生于皇族的奕诉除外),饱读诗书,但又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从而造就了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的格局。洋务运动对我国档案机构的变革以及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功不可没。奕诉掌管总理衙门期间,对总理衙门的档案工作非常重视,专门设立司务厅和清档房两个档案机构;曾国藩对档案的搜集保管异常重视,曾多次派人去太平天国搜集档案材料;李鸿章在办理外交、开办企业的活动中多次利用档案材料,《西国近事汇编》就是多次利用档案资料的成果;左宗棠在新疆用兵时随身携带大量舆图档案,开垦边疆时也利用了大量林则徐留给他的档案材料;张之洞无论担任巡抚总督还是开矿办厂,始终不忘调取档案资料以供参考。他们的档案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档案工作,对我们现在的档案研究仍然有借鉴意义。
保守中的进步
作者:姚勇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同治中兴 洋务运动 经世致用 
描述:思想内涵。在后一个时期,在外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刺激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开始)首先在外来侵略下发生巨变,从而逐渐波及到政治文化的领域,产生了一股对西方侵略的反动意识。这一意识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前期仍以儒家思想为主旨,逐步学习吸收西方的器与道;在晚清后期,儒家思想开始失去其社会主导思想的地位,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的废止,使得传统思想失去了一个主要的依托。而发生在前一时期的洋务思潮,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而对西方新知的有限学习和吸收,其具体的社会实践,就是洋务运动。尽管产生于两个巨变时期的这两种思想有着诸多的不同,但是其中“一以贯之”的还是儒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说:“在历史演进中,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我们只能继续过去。历史之现在,包含着历史的过去。这...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资本活动:兼论传统观点对中国近代资本形态分类的失误
作者:姚憨  年份:200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近代经济史 官督商办企业 企业经营 清政府 经济职能 
描述:该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认为过去中国理论界对中国近代资本形态划分的传统观点存在着误区,而正是这一误区制约了对中国近代经济史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因而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讨论,从而提出了作者认为合理的划分标准与资本体系.第二部分是对洋务
《申报》有关早期明治维新报道的研究(1872—1879)
作者:姚琦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申报》 
描述:明治维新的消息报道和相关评论,研究在近代中日交往中,中国人对明治维新的了解有多少,持什么态度,以及它对中国当时的改革影响如何? 本文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 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以及本文研究重点作较为详尽的说明。 第一章,《申报》对早期明治维新报道的内容:将以表格形式,详细排比1872——1879年的《申报》有关明治维新的消息、评论报道。这一期间相关报道共有306篇,主要涉及经济(155篇)、文教(59篇)、政法(58篇)、军事(34篇)。经济方面细分为交通通讯、财政货币、商务贸易、开采矿藏、农业垦荒五大内容。文教方面分为社会风俗、学校教育、文化变革三大内容。政法方面分为政治刑法变革和反抗运动两部分.军事方面主要研究当时日本所采取的一系列军事改革,不涉及当时的日侵台事件和日本吞并琉球事件,而分为军备提升、兵制改革和军事教育三部分。 第二章,《申报》对明治维新报道的及时性:主要探讨《申报》对于早期明治维新报道的及时性。报道的及时性不仅能反映该报对明治维新举措的敏感度,还能看出其关注的焦点。通过整理分析,《申报》对于明治维新初期的交通发展和日本国内对改革的反响十分关注。本章将通过分析上述事件的报道,来探讨该报对明治维新报道的及时性。其中交通发展方面,该报及时报道日本铁路、航运的发展,分别连续介绍铁路的建设发展进程,以及三菱轮船公司的发展进程。《申报》还及时反馈日本国内对改革的反响,连续报道国内由改革引发的一系列反抗运动,分别是1873年前后爆发的针对地税改革的农民起义、1877年的萨摩藩叛乱以及1878年内务卿大久保利通被刺案。 第三章,《申报》对明治维新报道的倾向性和态度:主要探讨《申报》对于早期明治维新报道的倾向性和态度。该报是一份由英国人美查出资兴办的报纸,其报社又处于上海租界,这就使它在发表言论时相对染上一些中立色彩,但是该报又在中国发行,主要读者是中国人,而且主笔也是传统文人,因此其对明治维新的报道以及评价,又会受到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别是在报道有关政治、社会变革时,其选取报道的倾向性以及评价的态度尤为明显。本章将从《申报》对早期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报道以及其对社会风俗改革的评价两个方面,来探讨
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的社会变革研究——以戊戌变法、甲申政变和明治维新之比较为中心
作者:姜秀玉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戊戌变法 甲申政变 明治维新 社会变革 现代化进程 
描述:的首次尝试。 明治维新把日本带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门槛,成了亚洲的强国,并欲与欧美列强争一高下。而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的中国戊戌变法和朝鲜甲申政变却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和朝鲜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契机。中国和朝鲜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并最终坠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戊戌变法和甲申政变的失败,不能不令当时及以后的很多有士之士为之扼腕痛惜。为什么这三件在时间、社会状况和目标相近的变革运动,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本论文将围绕近代东亚中朝日三国社会变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戊戌变法、甲申政变、明治维新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其异同,并通过对近代中朝日三国的变革比较,拟阐明其与各国现代化的关系,以此阐述三国近代变革对各国现代化进程、类型、特点等的影响,进一步指出三国变革各自成败的历史必然性。本论题主要采取比较和综合的研究方法,以三国社会变革为对象,比较出相互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通过综合分析,以宏观的视觉阐明三国出现这些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原因。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变革之前的世界和东亚三国的形势,论述了近代中朝日三国发生巨大社会变革前夕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国际形势方面主要探讨中朝日三国进行变革时期的国际环境即外部历史条件,论证国际历史环境对中国和朝鲜的变革运动是十分不利的。三国各自的国内形势方面主要阐释三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对外政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章论述东亚三国的变革过程。这一章通过考察中朝日三国社会变革中各国革新派的政治活动以及他们所建立的新政权和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而对三国变革运动的宗旨、目标、内容和三国维新领导集团的实力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中朝日三国社会变革各自成败的原因。第三章主要叙述三国变革的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三国变革各自成败的原因。以三国的文化传统特点为主进行具体比较,并总结出日本取得成功,中朝遭到失败的历史原因。第四章阐述中朝日三国社会变革与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东亚三国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性。可以说三国的社会变革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首次尝试。结论部分作总结。本文以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首次对近代东亚的三大历史事件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进一步探明三国现代化进程成败的主要原因,揭示东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模式及特点。该文突破以往只从革命激烈程度和阶级局限性寻找变革成败原因的作法,把中朝日三国社会变革作为整体来考察,阐明中朝日三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造成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以获取有益的现实启示。最后,阐述三国社会变革与现代化的关系,探索东亚三国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西方与东亚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问题,由此形成本论题研究的主要特色。
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
作者:孙成华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海防思想 晚清 洋务运动 近代化 
描述:,从而把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对于如何处理中学和西学的关系,洋务派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即保留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装备和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中本西末”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洋务派军事变革的基本原则。 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前是洋务派海防思想的萌芽阶段,创建新式海军始终是这一阶段的中心问题。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伊始,就非常重视海防问题,将加强海防,防御外敌海上入侵作为重要任务。但限于当时新式军事工业基础的缺失,新式水师的舰船来源只能靠外购。通过阿思本舰队事件后,清政府才开始了靠发展中国自己的造船工业来创建海军的进程。 洋务运动时期海防两次论争是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重点展开研究的对象。海防第一次论争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背景下展开,建立海军是这次海防论争的主要议题,参加论争的洋务派官员虽然对中国国防重心是陆防还是海防等问题存在争议,但都认识到海防危机日趋严重这一事实。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在这次海防论争中对清政府的海防决策影响最大,并在其《筹议海防折》中系统表达了对海防问题的认识,提出了海防重点、防卫之法、海军组建等主张,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深受德国希理哈所著《防海新论》的影响。通过这次海防论争,清政府做出海防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的决策,此次论争最终确定南洋北洋并举的海军建设方针,近代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海防海军建设方案由此形成,并对近代中国海军建设产生重要影响。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认识到海防海军建设与西方列强的巨大差距,洋务运动时期海防第二次论争由此引发。经过此次论争,清政府最终做出“大治水师” 的决策,用以解决海战中暴露出的“造船不坚、畛域攸分”等问题,并把“精练海军”作为海防建设“第一要务”;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海军领导权;购买铁甲巨舰;建造海防军港基地;明确强调日本对中国海防的威胁;强调台湾在中国海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海防第二次论争是海防第一次论争的继续和深化。本文主体部分以海防两次争论为背景,从地缘政治角度重点探讨了其产生的必然性,同时详细分析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分区设防与统一调度的论争、制造舰船与购买舰船的论争,虽然海防论争关注的主题不断变化,但从两次论争的具体探讨中,我们看到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正经历着从传统到近代的观念转变。 尽管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新式海军人才的培养方面,就西学本质而言,“中本西末”始终是其基本指导思想,因此洋务派无法彻底超越自身观念的局限。在近代海军建设过程中,洋务派从未提出关于海军军制的理论。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指导思想是“自守口岸”的消极防御思想,其消极性体现在海军始终被视为配合陆上部队防守口岸的工具。相比同时期的日本,不仅始终强调海军作为独立军种的重要性,而且始终贯彻争夺制海权的思想,这也最终导致了日本海军近代化建设的成功而清政府海军近代化建设的失败,同时也就注定了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胜一败的结局。 作为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既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研究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军事近代化和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更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海防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近代化过程中曾起到的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海防建设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海防建设,我们发现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有以下特点:一是海防思想的发展具有被动性,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外敌海上入侵对国防安全造成的威胁,是特殊历史时期抗御外患压迫的应变式反映,而非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自身要求。二是海防战略的保守性。作为当时统治阶层主流思想观念的体现,消极保守的海防战略始终在近代海防中占据统治地位,这不仅制约了海军建设发展,而且成为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海上作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三是海防理论缺乏系统性。这一时期海防理论著述相比西方不仅陈旧落后而且零散,与同时期的日本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 洋务运动时期国防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传统重陆轻海的传统国防观念向近代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的研究,我们不仅揭示了中国海防观念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过程,而且从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必须认识到提高全民族的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的重要性;中国只有切实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海洋这条与世界联系的纽带,才能走上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之路。其次,必须认识到海防和海军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海军建设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同时,海军建设更需要先进海防理论体系的支持。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
作者:宋红霞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 自然科学 输入 影响 
描述:的推动作用。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逐步传入中国,而近代自然科学比较全面、系统地输入中国,则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包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各门学科,从基础知识到学术理论再到应用技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通过教会学校、洋务学堂、书刊译著等种种方式,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了中国。这个时期,一批西方传教士和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如傅兰雅、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在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代自然科学的输入及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人们普遍认为,正是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才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近代化所涵盖的范围又极其广泛,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现代化之路——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比较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宋绪刚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经济史 中国现代化 洋务运动 改革开放 
描述:研究,在比较中使问题的答案逐渐呈现出来。本文共六部分: 前言部分提出了从现代化角度比较研究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寻找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首先对已有的洋务运动研究作简述,指出从现代化角度研究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章介绍现代化问题的提出,介绍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界定以及中国人不同时期对现代化问题的理解。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事件背景、策略和主要实践来理解现代化尝试中的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以及二者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世界观和中国处理与外国经贸关系的广州制度随着两次战败而逐渐转变,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效仿西方,创办新式工业。改革开放开始之前也有思想上的预备,改革开放是一次全面的多层次的现代化创举,它始于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在进入城市,吹响了国企改革的号角,对外开放的建构逐步形成。两次改革都是中国现代化的尝试,在不同的时期却有着类似的背景和相似的举措。然而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第四章从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与经济环境,事件肇始的目的及目标,策略与步骤,制度变迁对经济的影响等四个层面比较了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透过比较凸现了两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明晰了洋务运动流产的原因和改革开放成功的依据。 第五章结论部分通过第四章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国现代化要实现应当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健全长期的现代化纲领作为指导,稳定而富于改革决心的政治领袖(或政党)作为领导;中国农民广泛参与和中国农业的改观;试错与检视机制作为保障。并在结尾部分指出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应当注意的问题。
慈禧与清末四次改革
作者:宋艳丽  年份:199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慈禧 洋务运动 戊戍变法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描述:动、戊戍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关系中阐明慈禧能接受的变法仅以不违反洋...